2017年6月8日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主办,武汉百瑞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共同承办的BIO-FORUM 2017专题分会——“肿瘤免疫治疗及相关新药开发战略与合作”研讨会于上海外滩W酒店圆满落幕,250多位参会人员座无虚席,多位制药企业,药政管理领域知名大咖发表精彩主题演讲,分别就下一代肿瘤免疫治疗创新药的设计,开发,质量控制和前景等方面和参会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肿瘤模型线上的免疫治疗发展新风貌
百瑞森生物部副总裁汪俊博士为会议作精彩开场
百瑞森主管生物及药理部的副总裁汪俊博士以公司13年来的肿瘤模型发展为线,重点介绍了其新变化以及在免疫治疗方面的发展新风貌,为会议作了精彩热身开场。避免对百瑞森200多种Xenograft model(异种肿瘤移植模型)成熟技术的赘述,汪博士着重介绍了百瑞森的原位移植肿瘤模型,同种移植肿瘤模型,人源化肿瘤模型和转基因肿瘤模型(例如:hPD-1 Trangeneic 小鼠模型)等新建模型,期间,汪博士提到了百瑞森的三台仪器:一台是小动物活体生物发光成像系统(Imaging System)用于原位瘤,转移瘤的研究,并分享了一例验证客户候选化合物成功通过血脑屏障而杀伤肿瘤的原位瘤试验研究数据。另外一台仪器是小动物辐照仪(Radiation Machine)主要用于放射性溶剂和放疗&化疗联合用药研究以及人源化模型建立时的去髓作用。还有一台就是BD FACSCelesta™流式细胞仪,一款12通道新型的多色流式分析仪,主要用于分析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及各种免疫细胞的含量与变化。
从大家较关注的已上市的CTLA-4、PD-1、PD-L1抗体药物入手,汪博士展示了百瑞森自去年肿瘤免疫平台建立以来用A20和MC-38(Syngeneic Models)肿瘤模型验证其对PD-1、PD-L1、CTLA-4抗体反应的试验数据供参会同行交流。同时,汪博士强调,对于抗体药我们不仅要观察药物的有效性百分比,还要通过对小鼠体内血液以及肿瘤中不同的T cell(CD3+,CD4+,CD8+,Treg等),B cell,Granulocyte,NK等免疫细胞进行定量分析,观察用药前后体内各种免疫细胞数量在肿瘤,脾脏及血液等组织中的变化,同时用百瑞森相关的实验数据阐述了各种免疫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最后,汪博士希望百瑞森建立的多种免疫肿瘤模型及相关的基础数据可以为开发新一代肿瘤免疫治疗新药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肿瘤免疫治疗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生化药品生物制品室陈钢主任作《肿瘤免疫治疗药品质量控制方法进展》主题报告
质量控制是药品研发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它贯穿医药从研发到生产工艺的各个阶段,主要涉及标准物质,检测方法,安全评价及质量标准等内容。会议中,陈钢主任主要介绍了肿瘤免疫治疗药品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技术方法两方面内容。关于基本要求,陈主任表示,一个药品的成功上市势必要经历从研发到工艺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做到对其关键质量属性进行全面控制,质量属性进行不同批次间的一致性质量控制。期间,陈主任突出强调了质量标准在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特别提醒同行们一定要注重建立完善的参数方法和技术平台。
关于关键技术,陈钢主任主要介绍了三方面内容:第一,质谱技术在单抗药物质量控制中发挥着贯穿始终的作用;第二,生物活性检测中涉及到的,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DC试验、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ADCC试验、细胞增长抑制实验以及中和细胞因子活性试验。生物活性的检测是确定单抗药物关键质量属性的重要手段,是其临床疗效和活性的重要参数指标,但目前我国对于生物活性的检测数据没有确定的评价方法,陈钢主任对此表示遗憾;第三,在安全性试验中主要涉及到的外源性因子,单核细胞热源以及各工艺阶段不同参数的测定方法。
放刹车,加油门——大咖眼中的免疫治疗的双面性
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王立群博士作了《免疫治疗的双面性》主题报告
王博士根据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两大发展方向及其作用机制,形象的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细胞疗法分别比喻为免疫活性的“放刹车”和“加油门”。对于风靡全球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抗体,为什么对不同的癌症病人疗效不一,王博士认为,疗效的不同与否主要取决于过继免疫应答是否存在以及应答有多强,如果病人本身的T细胞很弱,那么就需要增强T细胞的活性才能有高应答即高疗效。作为增强T细胞活性的CAR-T细胞疗法,王博士强调了其作为活体药,可在体内扩增,不需要反复治疗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以CD-19的CAR-T对B细胞血液肿瘤治疗的强大有效性为例做了详细说明,尤其是Kite和诺华巳成功申报上市许可,使CAR-T疗法在临床上应用治愈血液肿瘤将成为现实。谈到大家对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肿瘤领域的治疗期待,王博士直言由实体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多样性以及微环境的复杂性带来的挑战,并充分肯定了联合治疗对利用好免疫治疗的两面性的重要作用。
下一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设计注意点
宜明昂科生物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文志博士作了《下一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题报告
田博士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就下一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设计,提出应该首要明确的四点内容:1)肿瘤微环境;2)免疫细胞;3)细胞因子;4)肿瘤靶点,同时以”Innate Immune landscape in Early lung adenocarcinoma by Paired Single-Cell Analyses”,”PD-1+/Tim-3+/4-1BB+ T cells Are Accumulated in Advanced RCC TME”和“PD-1 is Highly Expressed in M2-TAM”等行业最新文献对其重要性作了举例说明。之后,田博士对不同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的设计提出三点建议:1)高度关注抗体与FcγRs的亲和活力,针对Treg细胞靶点及M2巨噬细胞靶点,一定要保留抗体Fc段的效应功能;2)尽可能增加肿瘤微环境中M1巨噬细胞的含量,而减少M2巨噬细胞的含量;3)尽可能增加肿瘤微环境中Teff细胞的含量,而减少Treg细胞的含量。期间,田博士强调针对CTLA-4 及PD-L1靶点的抗体药物,FcγRs的保留对抗体的体内药效活性十分重要和必要,否则药效将大打折扣。作为百瑞森的资深合作伙伴,田博士最后向与会者介绍了他们公司的产品管线(CD47/CD20,CD47/VEGF,PD-L1/Tim)。并用委托百瑞森做的动物实验数据为例证明了双特异性抗体(CD47/CD20)的强大的肿瘤抑制效果。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广阔医药前景
上海美雅珂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CEO胡朝红博士作了《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免疫效应》主题报告
ADC药物因自身的强特异性,低细胞毒性和高临床反应率而备受关注和期待,在众多行业专家的不断研究下,目前国内外也有很多药正处于临床研究中。但由于其结构的高度复杂性,目前全球还是仅有两个抗体药物偶联物上市,分别是Adcetris和Kadcyla。胡博士曾作为核心人员参与了Adcetris的开发、临床研究和上市申报。据胡博士介绍,Adcetris (Brentuximab Vedotin, SGN-35)当时以॥期临床(样本为102位用其他药治疗无效的病人)中75%的高应答率远胜单克隆抗体SGN-30仅有的35%应答率而获得FDA的批准,并因此引起了肿瘤界的大轰动。同时,它也因在系统性渐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期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而获得FDA批准。谈及ADC药物的低细胞毒性时,胡博士还举例了T-DM1对比赫赛汀联合Taxane用药的临床数据,结果,因为细胞毒性而不得不终止临床试验的数据显示,T-DM1的7.2%远低于赫赛汀联合Taxane的41%。最后,胡博士就ADC的近来行业发展,分享了“Contribution of 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 to Anti-tumor Activity of ADCs和Activation of T cells by T-DM1 treatment两篇行业文献供与会者们一起交流探讨,同时肯定了ADC药物的强大肿瘤疗效和广阔发展前景。
从基础到临床的高质量细胞产品研发
龙沙集团细胞治疗研发服务部首席科学家杨帆博士作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成功研发高质量的细胞产品》主题报告
杨博士对于如何成功研发高质量的细胞产品,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整个工艺过程向与会者做了详细介绍,具体包括如何把关从建立细胞库,到工艺放大,再到临床的每一步操作过程。杨博士细致入微的经验分享,有助于同行们更好的保证细胞产品类药物的质量和安全。